科學是基於信念的嗎?

除了天文以外,Bad Astronomy 的 Dr. Plait 最喜歡的話題是打擊偽科學和攻擊科學的宗教團體。像這篇《科學是基於信念(faith)的嗎?》就是個例子(節譯如下):

科學是基於信念的嗎?不。你要加長版的答案嗎,好。

科學方法只做一個假設,也只做這個假設:我們處在的宇宙遵守一組固定的規則,就這樣。接著有一個推論,就是如果宇宙遵守這些規則,那這些規則可以被用觀察宇宙如何運作的方式推導出來。這個推導很自然:如果它的行為遵守規則,它的行為就能拿來顯現歸則是什麼。

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看到物體環繞太陽。這個行為看起來遵守某些規則;它的軌道總是圓錐曲線(橢圓形、圓形、拋物線、雙曲線等)、它接近太陽的時候繞的更快、它移動太快的時候可以逃脫太陽的引力等等。

我們可以把這些觀察套用到描述運動的數學,然後用那些數學去預測某物體在未來的位置。猜猜看發生什麼事?這方法有用。數學非常的有用,所以我們可以發射探測器到數百萬公里外然後還是驚人的準確正中靶心。這個結果支持了我們的結論,也就是數學的預測是正確的。這也強烈的暗示著宇宙遵守某個它自己的規則,而且是我們可以搞清楚的規則。

當然,這只是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而且不是完整的,但是可以讓你知道科學方法怎麼運作的。…

這些知識有缺陷嗎?當然有。科學並沒有所有的解答。但是科學有工具,有個可以了解未知的力量。

科學不是一個知識的資料庫。它是個方法,一個找到知識的方法。觀察、假設、預測、觀察、修正。科學是暫時的,它永遠開放著等待被修正。…

這就是科學和宗教不一樣的地方。科學並不是基於信念(信仰)。科學是基於證據。…

中間引用某創世紀問答和讚嘆工程多美妙的部份我就跳過了(有點失焦)。倒是台灣從小教科學教到大,科學方法的最基礎假設我從來沒有在學校聽過的印象… 連在物理系也沒有(除非去選修科學簡史。)

我比較有疑問的是,科學是基於「宇宙是有序的」的假設,可是有什麼除了經驗法則以外的推理可以證明「宇宙的所有規則是可解的」嗎?Plait 好像沒有解釋這個問題。

數位電視自動錄影轉 Podcast

《我在墾丁*天氣晴》很虎頭蛇尾的完結了,唉。那天在路上急著回去看完結篇,mplayer 又因為很鳥的原因不啟動(頻道設定檔的檔名升級之後變了),害我差點沒看到。

總之呢,我想了個 idea:反正是用 mplayer 在看,不如把 USB 數位電視盒接到 server 去,設定 crontab 來錄影比較輕鬆…。另外又加了一個 php 程式掃描目錄檔案做 feed,全部加起來就變成 DVB-T to Video Podcast 了。

有圖有真相(感謝 SKC 同學借用 iTunes 測試):

影片可是 DVB-T 訊號原音原影,今天半小時的公視新聞就 900MB喔!不設個保留時間電腦可是一瞬間就會被佔滿呀…(遠目)。

還有一個小問題是,feed.php 不知道檔案是正在錄還是是準備好的影片檔。正在錄的影片也不能直接看(可以就變Live電視廣播了),所以一定要等節目結束才能開始抓(週日狂熱夜有三小時呀 =口=)。

啥?你問我 feed 網址嗎?我不想衝全校流量第一名所以還是低調好(飄走)。總之手邊有數位電視接收器+伺服器的人可以試試看,簡單做出來卻比 DVR 好用喔。

Firefox 3 beta 3

application_icon_firefox.png 下個版本的火狐(預計今年第一季會推出)有很多新增的功能。對我來說,最方便的是那個會顯示過去紀錄的位址列,因為我常常忘了/懶惰把某常用的網頁加入書籤。有時候位址列用太多連原本方便的功能都忘掉了。像關鍵字搜尋(Mozilla Links 介紹第二篇的「w 墾丁」那個功能)我也有設,但是要去某篇文章還是直接打「http://en.wikipe…」再繼續往下找…

更多新功能介紹請洽 Mozilla Links: 帶您深入探索 Firefox 3 Beta 3。那篇文章(難得 :-P)我有參與翻譯;翻得時候有點精神不繼讓校稿的人辛苦了orz。深深的體會到,翻譯的人真的要中文比英文好呀(遠目)。

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什麼呢?測試看看新的 Firefox 3 beta 3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