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rium 0.8 中文字型

Stellarium 中文版

Update:已不建議使用此篇的方法設定中文字型,請用Stellarium 中文增強包

最好的免費星圖程式,Stellarium 中文版出現!不過因為檔案大小的問題,官網的下載沒有包含中文字型。

感謝 Gsklee 推薦王宗漢字型;他同時也是正體中文翻譯的主要作者。

讓 Stellarium 顯示中文的小小的步驟如下:

  1. Traditional Chinese Unicode Fonts找個你喜歡的字體(我下載了王宗漢王漢宗細黑體)放到C:\Program Files\Stellarium\data
  2. 參數調整。為了大家的方便,我把以下的調整做成了一個 config.ini,如果不在乎目前的設定被蓋掉的話可以直接下載蓋掉原來的C:\Program Files\Stellarium\config\config.ini;蓋過去之後要麻煩您啟動程式改個你喜歡的設定(中文介面!),然後選[設成預設值]。
    sky_locale = zh_TW
    app_locate = zh_TW
    base_font_size = 12
    base_font_name = wt011.ttf
  3. 啟動Stellarium,就這樣。

每次啟動這個程式就有一種小小的感懷:如果我高中的時候在天文社可以用這個程式DEMO一切就會變的很非常吸引人^^: 。我可能錯過了,希望現在的社團學弟妹沒有錯過。

This is a post about how to download a GPL Chinese font and config into Stellarium to make it shows Chinese correctly. Don’t worry about it if you are not a Chinese reader.

週記: Coding/Tensor/母親節(!)

還記得上一篇週記的最後一句話嗎?期中考前累積的代辦事項中,其中一大項就是要在星期五做出可以demo的物理演示實驗網站。

很好玩啦,但是再怎麼好玩連續幾天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眼睛還是很痛;想要換一件事做(例如拿起應用數學習題開始寫)就覺得力氣都被程式碼吸去了。步調還是緩慢點好,畢竟只是個打工的工作。

期中考成績如預期的出現了,成績本身也是個預期。在大學好像比高中還要容易「預期」自己在考卷上大概寫的出幾成耶。發考卷那天因為其他事情與想法讓我很不爽 —— 或許人生真的是不斷的被狠狠敲醒的過程。

「去它媽的能者多勞。」這句話是分隔線與前後文無關(爆)。

說說課程進行到哪裡了吧。傳說中的張量(Tensor),展開會是一個方形矩陣。接下來未了避免大家頭暈所以跳過 (好啦,我也還沒讀熟所以說不出來)。

還有我把5月7日當成母親節,特別跑回台北跟母上說母親節快樂(炸);那這星期可以不用回台北留在學校趕進度嗎?最近三個星期都是前一天晚上處理第二天的作業+考試這樣orz。

NASA – Breathing Moonrocks

NASA – Breathing Moonrocks

Science@NASA最近都在介紹如何在月球上生活,因應最近決定要在2020以前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計畫,和「To Inspire next generation of explorers1」。

這篇文在介紹如何用熱解(pyrolysis)的方式把月面岩石的二氧化矽(SiO2)、氧化鈣(CaO;生石灰)等的氧原子解析出來來供應太空人的氧氣。使用的裝置很簡單;把沙子放進耐熱的盒子,抽真空(在月球上不用),用一面聚光透鏡把盒子加熱到2500°C,再把氣體抽出來就好了。

令我震驚的是文中所謂的殘渣(slag) — 你去看就會發現了 — 那團黑黑的東西明明就是火山玻璃/原始人工玻璃嘛。所以太空人為了要呼吸+製造建造基地的磚塊,要在月球上做古羅馬人做的事情2呀XD。

1* 這是NASA的宗旨的其中一項。
2* 請看Wikipedia: Glass: History of G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