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

你應該已經知道接下來的立委選舉會因為綁了公投變得多混亂,或是已經不想管兩個黨有等於沒有的那些鳥新聞。不過你大概不知道這週末有兩個國家剛各自辦了選舉,諷刺的是,兩個選舉結果卻有種相反的感覺:

一個是俄羅斯,總統 Putin 的政黨 United Russia 在選舉中獲得約 70% 的選票,掌握 2/3 的國會席次 — 這種多數足以修憲。許多(西方?)媒體將 Putin 的勝利看作走向獨裁的第一步;尤其在選舉過程中不斷有反對黨參選人在國際媒體上表示自己被特務騷擾、在國內媒體幾乎被封殺等等。

另一個是國家是委內瑞拉,週末舉辦的選舉讓公投案最後在微小的差距被封殺。公投案的內容是總統查維茲(Chavez)所宣稱的「憲法改革」:總統擴權、延長總統任期至七年且取消總統任期制。查維茲已經承認失敗,表示將推動與反對黨和解。

回到台灣,今天看到了一個不錯的網站:雅虎奇摩選舉專輯,上面有立場量表可以對照你和自己選區哪個候選人的立場最速配(做的像心理測驗一樣,哈),還有簡嘉誠老師繪製的漫畫介紹選舉與立法委員的職責。希望這樣能加強年輕族群對議題理性討論的機會… 不過,我自己的選區立場選完之後竟然出現「本選區候選人尚未提供立場」;立場有必要這樣閃閃躲躲嗎,唉。

Quarterlife

最近看到好多不知道那裡冒出來的團隊,想要在台灣做類似Facebook的學生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Website)。我沒這麼厲害,看不出打下市場的關鍵是什麼(是邀請制、封閉或是不封閉啥的),而且我也很懷疑這些網站有什麼把PTT打下來的方法(即便是像CATCH那樣直接闖進去也被趕出來了)。不過下面這個我要介紹的網站做的事情相當獨特;他們或許不會打敗 Facebook,但值得一提:Quarterlife

Quarterlife

要說社群的特點或是功能,除了偏重Flash的動態呈現方式以外(整個就是像Coverflow),網站的社群功能並沒有比其他網站多。但是,早在開放登錄會員之前,Quarterlife 就精心製作了電視製作等級的網路影集,名字就叫 Quarterlife。Quarterlife 的劇情環繞在女主角 Dylan 在 quarterlife.com 網站上的 Vlog (影像blog);Dylan 有細膩的觀察力,能看出她身邊的好友心中的真正的渴望與恐懼;當她以為沒人在看的那些 Vlog 公諸於世時,他們一群人的關係開始掀起掀起的無盡的波瀾。

Quarterlife 系列短片從11/12開始上映(同時網站開放會員登錄),每星期二與四在MySpace和該站放新的 webisode(每集約七分鐘),隔週放YouTube。所有的觀眾都有機會加入該站,用和 Dylan 一樣的介面,把自己生活的故事錄下來,讓自己的 Profile 和 Dylan 的排在一起。這大大增強了網站的黏性與認同感;這些一開始因為被 webisode 吸引加入的人們也可作為未來增強「網路外部性」效應出現前的基本 user base。

從技術的觀點,我非常熱見台灣的任何一個團隊能夠用某種方法衝到足夠的 user base,建立功能豐富、好用、方便的學生社群網站。台灣的學生們仰賴PTT或是深藍論壇,他們很好,資訊豐富,但是主事者卻無力/無心實驗新功能,開創新的發展,這是一件非常非常可惜的事情。

期中考(?):Ubuntu、WordPress、Stellarium

是的,我又在消耗期中考前讀不下量子物理的生產力了。明天要 meeting,不知道該怎麼跟老師承認我前兩個星期 project 沒有進度,但是除了讀書跟睡覺(睡很多)卻做了一堆無關的事情…

在家裡找到一顆2.5″的硬碟,所以索性平常用的筆電的硬碟換了過來,裝 Ubuntu 7.10。本來的想法是,換了硬碟把 Ubuntu 裝好之後,應該會什麼都沒有,非常不習慣然後就可以去讀書然後停止用電腦了。沒想到,新版的 Ubuntu 裝下去一切正常,螢幕解析度是對的、內建讀卡機可以用、連外接電視盒都可以繼續看!打了一些指令之後,連 PCManX 都變成誘人的蘋果儷黑體了… 還有 BansheeMiroFirefox、IM!試爆電腦,搞爆之後專心讀書的計畫完全失敗。

原本沒什麼力氣改 code 的 Stellarium 中文包網頁跟這個 blog 也都改好了(汗)。Blog 的 WordPress 目前剩下的問題就是切換語言介面的 Widget 還沒弄出來,也還沒整理出兩個中文/英文用的佈景主題,只好先拿 Regulus這個我唯一找的到大部分字串都有gettext的佈景先頂著用。你也知道,我很討厭固定寬度,所以大概很快又會開始改了… 只是期中考好像考完了,沒力了。

Stellarium 中文包網頁改成這樣希望能有親和力一點。把 0.9.0 遇到中文路徑會掛掉的 bug 清楚的說明了,希望別讓初次接觸 Stellarium 的人太沮喪。也希望程式團隊趕快把問題修掉…唉唉,搞成這樣要怎麼推廣呀。

最後,量物考完啦,電腦也重新換回 Windows 了(沒有 Compiz 的特效突然覺得好單調)… 比較令人驚訝的是,明明就是在電腦裡面裝的 Ubuntu,結果把硬碟放回外接盒之後竟然可以直接開機!所以外接盒就變成「Ubuntu專用外接盒」了;還特別到實驗室用了雷射雕刻機在上面刻了個 Logo:

External Drive with Ubuntu laser graving

Ubuntu 真的變成熟了,比起去年拿 6.06 Live CD 開機連寬螢幕解析度都調不出來的慘況,新版(+LazyUbuntu,雖然我不贊成他的某些預設值)真的可以很快就裝好(然後停止讀書),Firefox 的速度也比在 Windows 上的快很多,適合我這種依賴 Web Application > Rich Client 的人。整體相當穩定,沒有拼湊的 beta 這種感覺,只是有個大問題是 SCIM 中文輸入法還是非常的 beta …… 常常當掉然後就打不出字來(玉米推薦 KDE + gcin,可是我還沒試)。所以最後推廣的障礙還是因為中文問題嗎… 唉唉。

以後筆電可能常常會掛一顆 UbunPod 出門吧XD。真是個充實的期中考週(汗)…… 得找個不分心的地方讀書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