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Very First UWA Widget

Widget = 小工具,放在個人化首頁上那個。不知道自從我上次推銷 Netvibes 之後有多少人真的開始用它當首頁還是從 iGoogle 跳槽?

來說說我寫的第一個小工具「物理演示實驗—今天看什麼?」:這是之前改版的時候順手幫物理演示實驗寫的,它的功能只有像首頁左上角那個輪播一樣播實驗照片。寫起來真的很順手,因為是用 Netvibes UWA 開發的,把範例存下來改一改,貼一貼原有的程式碼就做好了。UWA 還有一個很棒的重點是開發的小工具可以同時用在 Netvibes 和 iGoogle 上面,未來更可以加到 MacOS Dashboard 甚至是 Facebook 上面。對 Developer 來說,這點 Netvibes 就比 iGoogle 優秀太多了。

寫 Widget 的精力主要都花在把原本用 scriptaculous 的程式碼改成 mootools。終於知道 Netvibes 首頁為什麼吃這麼多記憶體了:每個 Widget 都是 iframe,而且每個 frame 都載入自己的 mootools!雖然 mootools 算是很輕量的 library,但是整體加起來也是個負擔呀。

如果有在用 Netvibes 或是 iGoogle 的話就加一下吧,到小工具的頁面按相對應的新增按鈕。只有在 Firefox 上面可以直接預覽,不知道為什麼在其他瀏覽器會被安全限制擋下來。

如果沒在用個人化首頁的話,開始用吧!個人化首頁真的很方便。

前幾天還拿到了 Netvibes 新版 Ginger 的邀請函;新版變得超漂亮的,新增的 Universe 功能也整個吸引人。有機會再介紹吧。

我在墾丁*天氣晴

Wayward Kenting

寒假前兩週都在忙計畫,來回了學校幾次。用倒楣不足以形容我的慘況 —— 天氣好的那幾天在台北 (但是台北天氣不好)、寒流來的那幾天在學校 (敝校雖然海拔不高但是氣溫總是硬生生的低一度)、最慘的是要坐車的時候寒流總是剛好來,逼迫我在鋒面的細雨裡趕車。

公視的我在墾丁*天氣晴是最近 keep me going 的力量。至少在電視裡面可以看到陽光、沙灘、海水,可以放輕鬆假裝我在南台灣。Blog、網路作家的身份被揭穿的橋段有和生活經驗呼應的趣味,但是有沒有相似到令人感到沈重(例如某個叫做《危險心靈》的電視劇)。

不過,漢文明明就是漁村鄉下小孩,為什麼手機是 SonyEricssion k800i、筆電是 vaio 呀… 我都買不起 T_T。還有查留言板IP呀,打 ipconfig 的畫面顯示的是 media disconnected 耶,查到的也是區域網路IP耶… (踢飛) (對不起我是做網路的對這個太敏銳)

總之是部好片,謹此推薦。

The Most Terrifying Video You’ll Ever See

The Most Terrifying Video You’ll Ever See (YouTube),根據 ABC News Webcast,是一部有名的網路短片;但裡面沒有正妹,只有一個不怎麼帥的高中科學老師和一片白板。

講者說他想到了一個論證來解釋「無論全球暖化是否是由人類造成的,我們都應該敦促政府行動」,而且他宣稱到目前為止沒有人挑戰他的邏輯。他用機會成本的概念(如果國中的印象沒有錯的話是機會成本沒錯)來解釋這件事情,他把自然與行動畫成表格,中間解釋結果:

後果 行動 不行動
不是人類造成的 A (沒事)
是人類造成的 (花了錢但是沒事) B

然後把A和B推向極限來設想:
A: 政府白花預算導致經濟衰退,發生比1923年大恐慌還要嚴重的N倍的全球經濟蕭條。
B: 海平面上升N公尺,死一堆人,地球壞掉,加上A項的全球經濟大恐慌。

所以,講者敦促大家為全球暖化問題行動。在聽到全球暖化的辯論時,仔細聽聽他們在辯論是那一行還是哪一列;因為自然是發生在哪橫列我們並不知道(暖化災難會不會真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控制我們要做那一直行的事情(我們應不應該控制碳排放等等)。


這讓我想到了在 Carl Sagan 的書裡看過的類似表格(好像是億萬又億萬?):

結果 相信上帝 不相信上帝
上帝不存在 被嘲笑迷信? (沒事)
上帝存在 上天堂 下地獄

所以我們要信上帝


要說難聽一點的話,以上兩個表格只是華麗版本的「寧可信其有」。講者的論證本身沒錯,但用此粗糙的邏輯來訂定公共政策是有問題的。忽略「全球暖化是不是人類造成的」這個問題直接訴諸於因恐懼未來而行動,完全不符合科學的求知精神(求得橫向的列的解;信上帝的問題是爛例子啦,因為上帝存不存在不是科學問題)。

只是科學家說的又不一定對,科學在制定公共政策上的地位也有一些不明…。這又是 long story 了,剛修完江才健老師的課越聽越模糊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