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Google ig 改用 Netvibes

承襲了看 BBS 板名前面綠勾勾的習慣,我希望能夠一次在一面裡面看大家的 blog 更新。但是我不喜歡 RSS Reader 那種把 RSS feed (Firefox 翻譯為消息來源) 裡把 Blog 文章整理在同一個沒有特色又無聊版面上的樣子。我想要在作者自己設計的版面看到文章,但是又不想每天去 check —— 最後折衷的辦法就是用 Google 個人化首頁訂閱大家的RSS feed,一次 show 出所有 blog。

用了之後發現個人化首頁 + RSS 真的是方便的東西;如果沒有用到這個,整個所謂的 Web 2.0 網路體驗就只剩下大家都用 log 的方式放內容而已了(blog = web-log)。除了大家的 blog,我還訂了各家新聞、GMail Checker (因此把 GMail Notifier 移除掉)、每日一句等等。

和 Google ig 的蜜月期大概就這樣持續了3個月。事後證明 Google ig 在個人化首頁服務裡面實在是太 … 簡單而且抄襲了,完全打破我對 Google 的品牌印象。畫面只能做成三欄不能調整、Google 的慘白風格、還會特別連不上某些 RSS … 雖然 Microsoft 也做了 live.comstart.com,但是我最後跳槽到功能最完整的 Netvibes

Netvibes 清新畫面在我看到它的45秒之內就決定要跳過去了(XD)。從左邊加上了一些常用的功能之後我決定開始搬大家的 Feed;Google ig 很討厭的沒有提供匯出功能,不過 Netvibes 新增 Feed 的方式讓我不會因為這樣變得麻煩:除了普通的直接貼 Feed URL 給它以外,Netvibes 還接受直接貼 blog 網址它就列出該 blog 的 feed 清單。而且我很清楚我以後不用再做一次 —— 因為它提供 OPML 匯出功能。它也可以跟 Firefox 2 的消息來源功能配合,直接從 Fx 新增 feed 進去。

下面列了我訂的新聞 Feed URL;看不同的報導才能自我平衡報導,不管台灣國際都一樣(唉):

喔,忘記了。做個人化首頁服務的還有一個誤很大的無名小站 My Page 。多想一分鐘,你可以不用加入無名,還有活路可走(XD)。

這就是物理

系上有位資深的老師,上課上的很不錯;不過問他課程上的問題,他就會有感而發說一些對物理深刻的體悟。像這樣:

老師,我還是不太懂什麼是共振耶,可以請您再解釋一下嗎?

老師:

共振。嗯(停頓),就像是我上課然後你們聽課;我施力做功,有些人的頻率跟我的課很相近,只要聽課就會全部懂了,可是有些人上完課之後還是不會很懂,振幅不會很大,於是就要施很多力才會全部了解。同學,這就是物理呀!

去年懵懵懂懂的聽他說了一堆這樣的東西,但是成績出來證明了我還是不夠懂什麼是物理。被抓來重修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