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英國脫歐、台幣匯率、今週刊 v.s. 中央銀行

London Tower Bridge我大概算是 Brexit denier 的一員吧?從衛報看到紐約時報,一路看到 PTT,所有 Brexit 的分析文章我都點了一遍(現在還有一篇 longread 開在一個分頁……)。有人講英國外交政策與歐陸歷史、有人論世代衝突、有人提保守黨政爭……即便這樣,作為外國人的我,也不認為看完這些,就能好好的一語道破英國民眾為何要投票離開歐盟。

在眾多的文字之中,一篇小小的 Twitter 推文摘錄給我的感觸是最深的,用中文重新描述是這樣:「可憐的年輕人,因為老人的偏見,失去了到其他 27 個國家自由工作與生活的權利;想想他們之後會失去的多少職涯發展、多少國際友誼、多少國際婚姻、多少經歷。」接下來無論如何進行,英國勢必會與歐盟漸行漸遠;無論是否是因為「老人的偏見」,後半句對年輕英國人的傷害,是千真萬確的(Vox 刊載了這個留言的全文)。


很剛好的,這幾天今週刊做了一篇封面故事,把新台幣幣值的問題浮上檯面,和中央銀行與彭淮南總裁宣戰(?)。很遺憾的,我對經濟學的理解,沒有辦法心證出今週刊對央行的指控是否為真(比起於那些去今週刊網站上信誓旦旦的砲轟他們,擁護央行的留言):我甚至無法確定現狀是否能夠這麼容易的被咎責到一位央行總裁,或是一任總統。我唯一確定的,是文中描述的新台幣購買力低落的後果。

如果機票是說買就走,不用搶廉航,不用看一堆網站比價,那或許人們對周邊國家的想像就不會如此的扁平、刻板與扭曲。對旅遊的想像也不會被困在必吃、必買、必玩,跑愈多點越划算。打工度假就不會是存錢,而是花錢壯遊的選擇。出國工作也是對自己職涯的展望,而不是對自己國家業界的否定。更重要的是,這些視野,這些體會,是我們自己之後長遠發展的種子(例如,所謂的「產業轉型」)。


長大了,發現 21 世紀沒有如同小時候 20 世紀的畫冊所形容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而是隔閡變得越來越大。怎麼辦呢?

前端開發領域的終結(與重生)

數年前 awoo 給了一篇重要的演講,試圖定義網路前端開發這個領域的獨立的職能,還有其作為基石,不可或缺的角色。從那邊出發,想要寫一下這幾年的觀察與心得。

先大膽的下標:網路前端開發(Web front-end development)即將終結。

就如當年的演講所定義的一樣,網路前端開發一都是跨領域的拉扯與協調。專業的能力必須同時展現在使用者體驗(UX)、專案管理(Project Management)、產品管理(Product Management),以及為了產品選擇最適合的技術的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能力,還有為了產品開發特殊技術的電腦科學(Computer Science)能力。有些團隊的前端開發還會兼視覺設計(Visual Design)。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這邊已經把一個 client application 團隊的所有職能列完了(笑)?前端最大的危機,或是最大的潛能,就是可以成為以下所列的任一職務之一,或是被這些職能吸收:

  • 視覺設計師(Visual Designer)
  • 使用者體驗設計師(User Experience Designer)
  •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 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
  • 軟體工程師(Software Engineer)
  • 電腦科學家(Computer Scientist)

為何要說網路前端開發即將終結呢?首先的問題是專案的大型化與專業化;大部分的網站已經不是單純的資訊載體了,而是堅實的線上服務。一個優秀的線上服務需要專業的分工去設計與實作最好的呈現以及產品規劃,一人或許能兼任多個職能,但是必須要在這多個職能上都足夠優秀。另外一個觀察是市場現實:Web 或是 Mobile Web 還是很重要,但是它一個產品/服務中只會是其中一種呈現,而不會是唯一的呈現。這樣的產品會仰賴堅實的軟體工程規劃去細緻的拆分前後端的功能與實作,而瀏覽器所顯示的「網頁」會越來越像另一個跟 iOS/Android app 並立的 client-side software。這就呼應到最後一點了:在 Web is the Platform 的遠景之下,瀏覽器再也不只是呈現你最獨特又漂亮的版面的佈局引擎,而是和 Windows/OS X/iOS/Android 一樣的應用程式平台與虛擬機。瀏覽器的廠商們也在朝向這個未來努力,累積這個平台提供給應用程式的功能。

我預期前端開發在工程面向的職能會越來越像一般應用程式開發的軟體工程,只是用不同的技術組合,例如寫 iOS 要懂 Swift 跟 AutoLayout,但寫 Web 要知道 JavaScript 跟 CSS。像是這樣的對應會越來越明顯,對軟體工程專業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Web 作為一個獨特的平台,並不代表他的技術組合必須永遠是獨特的。即便是不同的語言(JavaScript),軟體工程模式還是可以交換且通用的經驗。重新發明其他平台累積過的輪子,或是一年換一個 ecosystem 最熱門的工具,並不是真正的經驗累積。更何況技術組合也確實在聚合中:WebAssembly 會開始讓 Web 成為支援多個語言的開發平台,也會有更多的技術被移植到 Web 上,藉由 <canvas> 繞過 DOM,而且實用化(還記得 Flipboard 怎麼在 Web 實作 60fps 效能的版面嗎?)。

我希望這樣的終結是這個領域的轉機。「前端開發(Web front-end development)」的工程面專業化成為「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的過程是漸進的,只要有正確的心態,一定能和整個領域一起轉換。若有足夠的基礎知識,還可以進一步精進電腦科學的技術。即便不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軟體工程師,若有正確的機會,前述的其他職能也不會難以觸及。這是一個在職涯過程中一定會面對的選擇。

畢竟如果不羽化的話,就無法飛行了。


註:之前 UX Mag 也有文章立論「網頁設計(Web Design)」即將終結,而他們的職能會被視覺設計以及使用者體驗設計給吸收。這個狀況對前端開發來說也是相似的。

Violence as a form of speech

Je suis Charlie - Cri à la Craie

One of my favorite graphic novels is the book “Planetes”. In it’s volume 1, the story began with a terrorist attack, took place in a mega city-colony on the Moon, in year 2075. While the struggle of the terrorist group and it’s ideology made a great plot device for the one of the themes, the story shockingly implies people have to result in terrorism action, in the late 21st century, to get their voice heard. Even with all the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the human race have managed to build a colony on the Moon.

Journalism is a form of free speech. Money is another. Violence, is, unfortunately yet another that still exists today. I truly wish we, as a global civilization, can make social-economical advancements that could put an end to violence as a form of speech. An advancement that could exceed all others in science, technology, or simply when the number on the calendar increments.

To the victims of violence in Paris, and in all place and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