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英國脫歐、台幣匯率、今週刊 v.s. 中央銀行

This content is over 8 years old. It may be obsolete and may not reflect the current opinion of the author.


London Tower Bridge我大概算是 Brexit denier 的一員吧?從衛報看到紐約時報,一路看到 PTT,所有 Brexit 的分析文章我都點了一遍(現在還有一篇 longread 開在一個分頁……)。有人講英國外交政策與歐陸歷史、有人論世代衝突、有人提保守黨政爭……即便這樣,作為外國人的我,也不認為看完這些,就能好好的一語道破英國民眾為何要投票離開歐盟。

在眾多的文字之中,一篇小小的 Twitter 推文摘錄給我的感觸是最深的,用中文重新描述是這樣:「可憐的年輕人,因為老人的偏見,失去了到其他 27 個國家自由工作與生活的權利;想想他們之後會失去的多少職涯發展、多少國際友誼、多少國際婚姻、多少經歷。」接下來無論如何進行,英國勢必會與歐盟漸行漸遠;無論是否是因為「老人的偏見」,後半句對年輕英國人的傷害,是千真萬確的(Vox 刊載了這個留言的全文)。


很剛好的,這幾天今週刊做了一篇封面故事,把新台幣幣值的問題浮上檯面,和中央銀行與彭淮南總裁宣戰(?)。很遺憾的,我對經濟學的理解,沒有辦法心證出今週刊對央行的指控是否為真(比起於那些去今週刊網站上信誓旦旦的砲轟他們,擁護央行的留言):我甚至無法確定現狀是否能夠這麼容易的被咎責到一位央行總裁,或是一任總統。我唯一確定的,是文中描述的新台幣購買力低落的後果。

如果機票是說買就走,不用搶廉航,不用看一堆網站比價,那或許人們對周邊國家的想像就不會如此的扁平、刻板與扭曲。對旅遊的想像也不會被困在必吃、必買、必玩,跑愈多點越划算。打工度假就不會是存錢,而是花錢壯遊的選擇。出國工作也是對自己職涯的展望,而不是對自己國家業界的否定。更重要的是,這些視野,這些體會,是我們自己之後長遠發展的種子(例如,所謂的「產業轉型」)。


長大了,發現 21 世紀沒有如同小時候 20 世紀的畫冊所形容的,世界變得越來越小,而是隔閡變得越來越大。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