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了一下 Blog Layout

我喜歡簡潔的版面,但是今天早上在床上突然覺得想起來畫面實在是簡潔到太難用了;所以修改了一些程式碼(是的,我還沒有把Theme升級到支援 Widget)增加了一些方便 blog 內瀏覽的連結;額外的好處是可以盡量把訪客留在站上(?)

我還是有個個人首頁的(汗);一些花花綠綠的東西(貼紙呀、Flickr badges、anobii booklist)本來就該屬於那個地方… 可是一直沒時間改首頁就是了。

Choose between…

不知到了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中突然充滿的這種選擇的困境:

  錯的事 對的事
好的事 (A) (B)
壞的事 (C) (D)

對/錯指的是法律上、道德上的。
好/壞指的是利益上的。

你會選哪個呢?能用同一個原則去判斷所有的選擇嗎?能做出不後悔的決定嗎?I don’t know.


說的好像自己很老一樣,嘖XD。


  Wrong Right
Good (A) (B)
Bad (C) (D)

By Right/Wrong, I mean legally or morally. Good/Bad things are base on personal interest.

Physics for Future Presidents

未來總統該知道的物理,一門 UC Berkeley 通識課。我這學期有修(聽Podcast,哈)。

讀物理讀到大三,來聽這種純敘述性的通識課也是很有收穫的;物理主科的課程太著重於數學形式的計算(我感到很吃力的部份),也不會把理論和實際的例子做連結。很多例子與概念是聽了 Muller 的課才知道的;例如石油永遠不會用完,但是問題在於便宜的石油很快就會用完;恐怖份子不用髒彈 (Dirty Bomb, 參有放射性汙染物的傳統炸彈)攻擊的原因;存在於大氣層與海洋中的 sound channel 具有光纖般的集中效果等等。

也不是所有的新知都是常識層面的:他用一個新的字 wavicle 解釋高中自然組學生耳熟能詳的「波粒二重性」:根本就沒有波粒二重性這種事情,所有的東西都不是波(wave),也不是粒子(particle)而是 wavicle;它們有著綜合的、全新的性質,同時包含了古典物理對粒子與波的研究。

這學期的課其實從一月就開始了;想了很久要不要在這裡推薦:一個問題是課程當然是全英文(不過不是充滿專有名詞的英文);另外就是 Dr. Muller 在類比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時會使用的英制單位,不太容易培養那個感覺。

不想解釋太多物理,想知道答案快從頭開始聽呀(笑)。

Physics 10 – Descriptive Introduction to Physics: Physics for Future Presidents, Lectured by Dr. Richard Muller. Course Website and Web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