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記:相對論/支持本國

My Class Note

每個學期都有某個特別的主題同時出現在所有主科;像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就是極座標,而上星期則是狹義相對論。Spacetime(時空)這個字也第一次出現在課堂上中。目前為止我還聽的懂啦,哈哈。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了。引用兩句老師上課說的話:

聽不懂沒關係,做物理研究的人大概只有三分之一會碰到相對論;如果真的有興趣可以去找…

天哪,這種東西當初審論文的教授怎麼會讓他過?

另一個幫忙做網站的活動金陵盃這星期開工。學校的主機真是討厭,什麼功能都沒有沒有。看樣子要做連結連到自己的主機來放了。

奧斯卡最後由《衝擊效應(Crash)》拿下了最佳影片;這部片在台灣沒有引起大家的興趣,連3區DVD這個發售日期看起來都是被提名之後才決定要發行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也拿了三個獎項,包括最佳導演李安先生。

斷背山在台灣比衝擊效應有知名度這是一定的;衝擊效應講述多元民族國家的那種族群衝突台灣的觀眾也不會欣賞,甚至不了解。台灣這種多元族群社會的社會現象有時候比多元民族社會還多元,尤其是選舉的時候(汗);大喊「台灣人不選中國人」的鄉民選民們並沒有明智的心思去客觀看待這一切,或是僅僅欣賞一部與之有關的電影。

我很討厭報紙還有網路上的話題的觀點都是「啊,斷背山沒拿到大獎好可惜」、「衝擊效應那種主題奧斯卡不敢不頒給它啦」這種偏頗的論調。這是一種像是支持國家代表的行為,更明顯的發生在上星期的世界經典棒球賽上。支持中華隊就支持中華隊,幹麻把這些可敬的對手說成「韓狗」、「倭寇」、「共匪」呢?反過來想,「偉大的台灣人」血統不也是海盜、偷渡客和殘兵敗將嗎^^;?

這種民族國家的思想在上個世紀不知造成了多大的苦難… 也難怪現在還是要辦點運動賽事讓大家熱血一下。不然就要辦戰爭了;愚蠢的藍星人。

iTunes Artwork Extractor

Screenshot of iTunes Artwork Extractor

The best way to stop modifying your script for function that would never be used is to publish it. Here I am.

iTunes Artwork Extractor is a HTA script (on Windows) that extract artworks of tracks in your iTunes Music Library. Good for showing off your music collection.

Download

Get it from here. Please do not redistribute the file.

Licence

Same as licence for this blog.

Known Issue

  • When you click start, your anti-virus software will ask permission of running this script; some software even prevent you from downloading the script. This script is not a virus, it will not contain any virus if you download it from here.
  • The script name images with the name of folder containing the music file. It will be the name of the album when all your music files are stored and managed by iTunes. The reason to do this is because genetic album names sometimes contain characters that can not be used in file name.

週記:選課

大學生的自由在這種地方顯得特別麻煩:選課。這學期因為一些意外所以系上的課與必修掉到了14學分;所以只能拼命找能選的課來修。說起來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掉進這個情況的;當然大家都會說「當然要選好過的課呀」但是我就是(欠打的)先考慮我想學什麼,然後再考慮 whether I could handle it or not. For the past semesters, I fail to handle some of the lessons that I thought I could handle it in the beginning. 然後也不想考慮一些補救措施,例如寫作業抄解答、甚至作弊等等。搞成這樣當然無法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也不能說選涼課、寫作業抄解答、甚至作弊是錯的事情。

離題了,總之我選了一門通識外加去加選先修大三的全校共同必修。我很疑惑我能不能先修大三的那門課,雖然加選是加選到了。說不定會加退選時間結束之後會被開課單位手動退選,那我就真的變成16學分了。媽啊。

說到通識,這次修的通識是劉兆漢老師(UST總校長、前中央大學校長)的「全球變遷與永續經營」;第一門課非常刺激,老師把全部英文的 hand out 發下來然後說「This lesson will be conducted in English, and I expect all the homeworks and exams in English.」一瞬間我感受的到台下有淡淡的驚呼聲;老師的意思是他期望課程能像美國的college一樣進行啦,用英文而且有互動。只是我很懷疑加退選結束之後會有幾個人選。我會留下來,因為我還滿期待這門課這樣的進行方式的。如果系上必修課也這樣開的話就太有趣了;這門課也滿足我本來想要選「英文演講與簡報」卻和必修課衝堂的遺憾。希望能順利過完這們課,不是又一次的誤判。

補習班又來煩我要不要去補習的事情。決定跟他說暑假再說,管你有什麼先報名的什麼優惠。

英文畢業門檻還是沒去考;還沒想要準備什麼考試。

還要想這學期的設計什麼自製實驗呢。

試著讓在宿舍的生活保持規律,另一個目標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體育選到運動養身術(哈)。

—— 一學期的挑戰現在開始。

Tim

Update: 結果今天去上課,老師說二年級不能先修三年級的課。只好和同學去選孫維新老師的網路數位化天文觀測了。孫老師的課可以學到很多,但是pretty demanding。 My interest in astronomy just not enough for me to take such professional lesson this year.

算了,選了都選了,想這麼多幹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