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害怕,所以我們焚書

因為害怕、所以我們焚書,友urika讀《華氏451度》的心得:

這本書的想法更加深邃,當焚書這件事,不是上對下的思想壓迫,轉而成為全民的默許活動,那又是什麼緣故?

買書跟借書最大的差別,除了在家堆到自己不想整理以外,就是看完別人的感想後可以從書架隨手拿起,看一遍之後再看一遍。urika 寫了不少我看不出來的內涵。

等待一本書

等待一本書,名叫《社會科學的數學原理》。

這本書的作者必須要發明全新的數學去描述社會行為、社會工程、團體動力學。它的地位會像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樣,標示著物理學的開端,標示著文明里程碑。它會改變人類面對社會的態度,就像是《原理》永遠改變了人們對大自然的了解一樣。

這本書所衍生的新社會科學會是社會工程的基底,它能設計完美的政府制度,或是證明完美的社會制度並不存在。它能在總統大選之前知道哪個總統最後不會被倒扁(笑)。

這本書在我們的有生之年不會出現;即便它出現,在它出現的100年內,相對應的工程學也不會實用化。

==

我不確定它應該出現:人類的理性或許沒有操控這項知識的能力。它會引發全面的社會革命:它可能會引發新社會帝國主義、新的冷戰、新的軍備競賽、新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但與自然科學不同的是,它更像個兩面刃:它同時是終極解法,也是終極武器。


Nagasaki Bomb

文明是否能夠長存?

==

延伸閱讀:Isaac Asimov《基地(Foundation)》系列小說、霍金《核桃裡的宇宙》、科學史、物理史與啟蒙運動相關書籍。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使用微積分成功的描述了宇宙中質量的運動方式,使物理學從此之後成為基於數學的精確科學。基地系列小說中的所虛構的心理史學原則上是從統計物理與氣體動力論的數學出發的;所謂「個體變化無法探知、團體趨勢可以預測」。